今天是母亲节,任秋飞看到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、微信群发关于母亲节的相关信息。
这几年,越来越发觉有个奇怪的现象。到了母亲节才想起母亲,父亲节才提起父亲,情人节才想起自己的爱人……
没有这些节日,我们似乎忘记了很多东西。到了节日,说起的时候也是在朋友圈里发一下,微信群里再来一大碗鸡汤。
学习数字财富学的人,大多都知道修行了,不管是佛、道,还是自己知道敬畏这个世界的人和事。这是一个好事情。
可是我们修行,不是需要走进寺院、也不需要在乎某种形式。生活中无处不是在修行。
日常生活、谈天说地,一餐、一饭、一滴水里,我们每个当下的起心动念,我们与周围的人、事相处都是修行。
有个关于母亲的故事,你一定看到过。这个故事记载在《传家宝》一书中:
明朝的时候,安徽太和有个青年年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,与母亲俩人相依为命。这个小青年名叫杨黼(黼,读音为fū。任秋飞也不知道这个字的发音,专门查了一下,下文就叫他小杨吧)。
小杨长大之后,不知道经历了啥事,却总是感叹人生无常,就想去学佛。听说在四川的无际禅师是菩萨转世过来的,于是给母亲说了一下,就独自跑四川去找无际禅师。
那时候无际禅师年龄也大了,用书面的话说:年逾古稀。
禅师问小杨:“你从哪里来?来做什么?”
小杨说,“我从安徽专门过来找您这位活菩萨,这样好学佛。”
禅师说:“你见菩萨,在哪里能够见到佛呢?”
小杨说,“我也想见佛,但不知佛在啥地方?”
禅师说:“想见到佛并不难,你往回走,夜晚到家时,遇见一个来不及把衣服穿整齐、甚至连鞋子都没穿好就急着给你开门的人那个人就是佛。”
小杨也没别的办法,只能半信半疑地开始往回走。
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,走了一个多月,直到家门口,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。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已经是深更半夜。他有些失望,白走一趟,于是懊丧地敲响了家门。
自儿子外出后,母亲茶饭不香,夜不成寐。此时,听到儿子敲门的声音,母亲喜出望外,从床上爬起,来不及穿衣服,扯过被子披在肩上,倒穿着鞋子,出来给儿子开门。
看到眼前的母亲这个样子,小杨突然就想起无际禅师的话,于是恍然大悟。他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,扑通一声,跪倒在母亲的膝下。
我们中国有句古话:“堂上二老便是佛”。原来杨黼跋山涉水去寻找的佛,就是他的母亲!
关于母亲的话题与典故,自古以来有无数先贤通过各种方式来点悟我们。佛也一样。
据说释迦牟尼佛是从自己娘的右腋出生的,在无忧树下出生后娘就死了,没见过娘。娘死后超升到了忉利天。
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后,到忉利天为母说法。
你读《地藏经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。地藏经·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:“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。尔时,十方无量世界,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,及大菩萨摩诃萨,皆来集会,赞叹释迦牟尼佛……”
你看,十方诸佛都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显神通。释迦牟尼佛为了尽孝道专门为母亲说法。我们自己为母亲做过什么?
《心地观经》说:“父有慈恩,母有悲恩。母悲恩者,若我住世,及一劫中,说不能尽。”又说:“世间悲母,念子无比。因于未形,始身受胎。住于十月,行住坐卧,受诸苦恼,非口所宣。将欲生产,渐受诸苦。昼夜悲恼,若产难时,如百千刀,竞来屠割。”
母之恩德:
第一、 怀胎守护恩;
第二、 临产受苦恩;
第三、 生子忘忧恩;
第四、 咽苦吐甘恩;
第五、 回干就湿恩;
第六、 哺乳养育恩;
第七、 洗濯不净恩;
第八、 远行忆念恩;
第九、 深加体恤恩;
第十、 究竟怜愍恩。
有些人不明白,我们苦苦寻找想要侍奉的佛,就是母亲;甚至在家不孝顺父母,而去寺庙求佛菩萨保佑,真是悖谬至极!
不能事亲,焉能成佛?在你失意、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,千万不要忘记你身后的母亲。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佛心,永远的付出,永远的忍辱,永远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好,而不求一切回报。
在朋友圈祝福母亲的时候,如果母亲还在,不如直接电话给母亲,陪她聊聊天,比你群发多少母亲节快乐的功德都大……
- 我的微信
- 扫一扫添加微信
-
- 微信公众号
- 数字财富玄机
-